-
基督教為什麼能在中國農村發展起來?
在傳統中國,鄉村社會本是傳統信仰和價值體系的中心。無論是儒家宗族體系還是民間宗教的鬼神信仰體系,在農村都是延續的最為完整。然而清末開始的社會變革,使得農村士紳宗族結構鬆動。[全文]
-
羣魔亂舞,台灣的口罩大作戰
既然台灣口罩供應充足,甚至足以支持出口,為什麼還要在島內實施嚴格的供應管制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到4月終於浮出水面。[全文]
-
憑一己之力引燃韓國疫情的新天地教,究竟為何物
一旦從福音班“畢業”,信徒就很難離開新天地教。教會開始對其下達指標任務,包括更繁重的神學學習任務,每月發展若干新“慕道者”。同時還會以各種理由鼓勵信眾搬到隸屬於教會的物業,為教會開辦的公司工作。[全文]
-
莫迪的民族主義大旗為什麼屢試不爽
2014年莫迪上台以來,經濟發展和印度教民族主義是他動員支持穩固統治的兩大支柱。今年以來,印度經濟增長疲軟,莫迪的經濟承諾難以實現。可以想見,人民黨政府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將更仰賴民族主義工具。這種情況下,印度的宗教族羣衝突只會更加激烈。[全文]
-
玉帝要在台灣“換屆”?誰定的?
1949年後,大量的宮廟和靈寶道士遂國民黨遷往台灣,扶鸞的傳統和關帝為第十八代玉皇大帝的説法也在台灣廣為流傳。相比之下,大陸由於政治運動的關係,扶鸞活動很快絕跡。這次鄭成功任第十九代玉皇大帝的説法,則是台中的鸞堂“武廟明正堂”最早提及。[全文]
-
郭台銘如果沒選上,該怎麼向媽祖交代?
媽祖與選舉的關係越來越緊密。特別是1996年地區領導人直選後,台灣幾乎所有重要的縣市首長以上層級的候選人都會選擇在選舉期間參拜媽祖。聲勢強如韓國瑜,在每年的媽祖繞境時,照樣需要前來參與。[全文]
-
“媽祖來了,兄弟們,搶!”
彰化市各角頭看到了搶轎成功後帶來的巨大收益,前赴後繼加入搶轎行列。各角頭之間也開始出現彼此爭搶,衝突不斷升級,棍棒、武士刀、扁鑽等武器也開始出現在搶轎過程中。最激烈的時候,鑾轎在彰化市每經過一個路口,就會爆發一次激烈交鋒。[全文]
-
從“黃金產業”到“夕陽產業”:台灣檳榔的沉浮
隨着1987年台灣政局“解嚴”而帶來的新動向,檳榔也成為政治人物標榜自己“草根”、“本土”和“鄉土認同”的工具,政治人物往往帶頭在公眾場合吃檳榔,進一步引領了檳榔風潮。李登輝就多次在公開場合嚼檳榔,以顯示其“親民性”。[全文]
-
台北故宮:中華瑰寶還是“台獨”工具?
長期以來台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肉形石與毛公鼎享譽海外蜚聲國際,反而北京故宮卻鮮少有讓普通民眾普遍知曉的藏品。但實際上,北京故宮的收藏在絕對數量上遠超台灣故宮,藏品品質上雖各有千秋,但精品數量上同樣是台北故宮遠不能及的。[全文]
-
100多年來,日式神社在台灣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日式神社在台灣一百多年的近代史中,分別扮演着“殖民工具”、“去殖民對象”和“後殖民”時代“去中國化”的工具。對於這些歷史遺蹟,媚頌固然不可取,激憤其實也大可不必。兩岸人民血脈相連的事實,決不會因為這些神社而有任何改變。 [全文]
-
春節搶頭香,星羅棋佈的台灣寺廟都是怎麼來的
目前台灣一座大寺的修繕翻新,動輒需要數千萬台幣資金;大型宮廟的一次巡香繞境,相關產業可以產生近40億台幣的產值;中元普度活動的市值更達到了200億台幣;而台灣人每年光燒掉的金銀紙就價值130多億台幣。[全文]
-
台灣這個部落率先進入“共產主義”?
司馬庫斯部落的共同經營分為盈餘共享、共同工作、土地共有和共食制度四個部分。為使制度順利運行,部落成立部落議會,下設總幹事統領9個部門。所有幹部均不脱產,仍然要承擔生產勞動。根據筆者調查,目前司馬庫斯部落95%的族人已經簽署協議參加共同經營。[全文]
-
“去台灣讀書為哪般”,我也曾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
近期,在馬來西亞華文學校中流傳的一封公開信,使遠隔重洋的台灣高校屆有些如坐鍼氈。這封名為《為我們的孩子着想》細數了為什麼不能送孩子去台灣唸書的7大理由。作為在台灣讀博的陸生,我也經常會陷入這種困惑中……[全文]
-
郝柏村受洗,台灣政治人物與宗教的牽連有多深
蔣介石為獲得宋家的政治支持與宋美齡成婚之前,也按照宋家的要求領洗成為一名基督徒。李登輝因為具有長老教會教友身份,一度被彼時因提出“建立新而獨立國家”而與國民黨當局公開對立的長老教會高度期待。在地方選舉上,獲得宗教團體的支持成為候選人動員選票的重要方式。[全文]
-
郭台銘親自抬轎送媽祖,“獨派”還有啥話説
近幾年來,媽祖信仰不斷受到來自“文化台獨”和“去中國化”勢力的壓力。特別是今年7月,台灣環保機構推動“宮廟減香”引起社會廣泛爭議後,泛綠陣營別有用心人士接機再次炒作宮廟為政治工具的議題,以至於鎮瀾宮這樣的大廟都不得不登報澄清。[全文]
-
誠品書店虧損15年只為賣情懷?真相遠沒有這麼文藝
台灣坊間廣為流傳的一則美談,説誠品開辦15年都在虧損,只源於吳清友的初衷不是賣書掙錢,而是推廣閲讀習慣。但從商業的角度來看,誠品的這種模式是一種典型的“體驗式行銷”,需要大規模成本投入,更需要在市場和消費習慣發展到一定水平才能成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