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柏村離世:國民黨抗日敍事在台灣的終結
正如他自己所説:“沒有反共戒嚴,哪來台灣民主?”抗日敍事固為島上中華民族意識的體現,但反共戒嚴卻是分化、弱化中華民族力量整合的法器,並衍生出以反共民主為包裝的“台獨”勢力和思維,《反滲透法》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參照。[全文]
-
台灣有些人就是不明白,病毒不論政治身份也不分文化水平
大部分人是沒説什麼話,就全身心投入這場戰疫,只是“騙子特多”的台灣社會未必知道或不關心而已。從港台看大陸,未必能準確辨明人云亦云的是非。在悼念戰疫犧牲者的同時,理解尊重大陸的決策究責機制,比高談無限度的“言論自由”要實際得多。何況台灣的蘇啓誠案已經讓“言論自由”顏面掃地。[全文]
-
台灣教改2.0,“核心素質”的畫皮下是朝聖美國
台灣新課綱繼眾所周知的“去中國化”教改之後,更進一步以跨學科、跨領域等“素養導向”之名,施行“去脈絡化”教學與命題的教改2.0。在政治、社會、經濟沒有更公平與進步的當前條件下,台灣教育的階級分化與美國附庸性,將是教改2.0的必然延續。 [全文]
-
台灣自己都未完成“去殖民化”,就別教育香港了
在媒體呼籲香港需要一次“去殖民化教育”的同時,8月,台灣“新課綱”上路,“台獨”“媚日”教育重新開始洗腦下一代台灣年輕人,全然無視台灣困境和香港亂局,説什麼希望“今天的台灣是明天的香港”。殊不知,今天的香港可能就是明天的台灣。[全文]
-
“大陸清明都學台灣的”vs“台灣也過中秋節?”
在黃帝故里,2013年,小舅子在QQ上對妻説:“姐!我爸生前説了,將來台灣的親人回鄉,要唱三天大戲。這是他的臨終遺願,我們都等着這一天。”[全文]
-
賴清德在捧殺韓國瑜,藍營你知不知
韓國瑜堅持市政優先、民生第一,這是王道政治,也是正確的策略;綠營因此焦灼在背,必欲去韓而後快。賴清德直搗“王牌”,企圖讓“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提早見光,使韓陷於萬箭穿心的被動處境。藍營部分人卻還洋洋自得於政敵的捧殺話語,鼓動韓出來“受刑”。[全文]
-
“太陽花學運”五週年,只剩自我解嘲的政治宣傳
“獨派”媒體至今仍期待“太陽花青年”來挽救他們拒統的前途:“若太陽花運動不復活,韓流亦將無法遏阻,‘和平協議’必將進一步囂張,台灣前途確令人擔憂。”但人們從“花青”五年來的表現可知,那種期待彷彿黔驢技窮的嘶鳴。[全文]
-
誰最可能在2020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勝出?
隨着民進黨當局權力重組落定、2020國民黨參選者大半浮上台面,對於明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評估,已經可以做個初步的預測。首先要説的是,民主選舉難以產出賢能兼具的政治家,已是不容否認的台灣經驗。[全文]
-
《告台灣同胞書》是勸降書嗎?
台灣已不具備和大陸“黨對黨對等談判”的條件;或者説,台灣已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在實力和位階上,足以和中共就“一箇中國”平起平坐。台灣同胞要在“一箇中國”的立場上與所有中國人平起平坐,已無法寄望於台灣當局。[全文]
-
綠營的希望在藍營,藍營的希望在……
藍綠體制其實是一種內耗而壟斷的體制:由於內耗,而沒有口徑一致宣佈“台獨”的可能;因為壟斷,也沒有過渡到兩岸體制的準備。許多人厭惡馬英九説的“不統不獨”,其實他只是抖出藍綠體制的實情,那並非是什麼主張,因為它毫無前景可言。[全文]
-
“兩顆子彈”這樣的離奇事件,今年會再現台灣嗎
美方與其介入這次台灣的地方選舉,還不如佈置2020年的點火計劃來得划算,“驚世奧步”在那時出現的可能性較高。但從這次選後到2020年之間,台灣形成朝野對抗的社會態勢難以改變,“驚世奧步”雖然禍福難料,但執政當局似乎沒有孤注一擲以外的選擇。 [全文]
-
影視劇能彌補台灣日漸淡薄的中國認同嗎?
教科書受到政治格局與政治需要的支配,和歷史實際有或多或少的出入;特別是當教科書已徹底淪為新殖民主義代理人的支配工具時,大陸影視劇便成為歷史教育和中國認同的輔助教材,但這或許不包括《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全文]
-
被蔡英文新課綱算計,台灣學子重新背上殖民主義枷鎖
中國史沒入東亞史脈絡,就台灣當局的角度來説,那可能隱喻“大東亞共榮”的精神復辟,或是“南向政策”的次帝國想象;其所謂“轉型正義”並不溯及日殖時代,就暴露這種肯定“大東亞共榮”的意思,目的在於消弭或稀釋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整個記憶脈絡。[全文]
-
為何“奧運正名公投”非見棺材不可
如果這兩年多來,蔡英文做得出能孚眾望的政績,她自然不會去當個碰瓷人。現在“奧運正名公投”被不同派系的“台獨”勢力拿來掐她,她別無選擇,只能反手接下“正名”教主。用“正名公投”來攪動選情頹勢,將是蔡英文迴避“九二共識”選舉對決的一杯鴆酒。[全文]
-
“轉型正義”下的銅像與國寶
拆蔣介石銅像(包括潑漆)在台灣具有一定的新聞效益,並且是一種政治宣示。這説明蔣介石確實是台灣人心中巨大的存在、影響或壓力。當今台灣的各方面,都深受過蔣介石(集團)自1949年以來的影響,其中集體性的“反共”意識形態,仍然是今後兩岸心靈如何契合的主要課題。[全文]
-
再戰2020?馬英九將“鹹魚翻身”?
現在“九二共識”資本家一敗塗地;但“九二共識”卻已成為台灣民眾的共識。這説明“九二共識”資本家需要服從、協調和重整台灣內部各階層的力量,才有可能重新在2020年的選舉中,擊敗否定“九二共識”的一方。基於這種原因,咎由自取的馬英九,竟有可能鹹魚翻身![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