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佔領國會山”後,美國政治學者在做什麼?寫公開信
【淘寶菜鳥集運香港自提點】
最近美國政治學圈裏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
在國會經歷了騷亂之後,上百名美國的政治學者們聯名寫了一封公開信,據説已經有2000人聯名,但槽點非常多。
這封公開信的內容全文很短:
“我們,以下署名的政治學者,呼籲美國國會、副總統彭斯以及內閣,即刻通過彈劾或者援引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來解除特朗普總統的職務。
“特朗普總統的行為威脅着美國民主。他拒絕和平移交權力,鼓勵州立法者推翻選舉結果,施壓州官員改動選舉結果,以及現在他煽動了暴民阻止計票並攻佔了國會山。
“我們的職業尋求理解政治,而不是參與政治。但我們都共享對民主價值的承諾。特朗普總統的行為顯示他不願意或不能夠實踐他的誓言,保衞並守護憲法。他應當即刻被解除職務,以免更多的暴力出現,或對我們的民主造成更多損害。”
完了。
我不知道具體是誰起草的這封信,但該信的語言之乏味,內容之空洞,真的讓我很擔心他的寫作水平。
當然,畢竟學術界的文字大都是這樣的,也不能怪他們。
但咱們看看整封公開信,除了復讀一遍其他人的呼籲,再複述一遍已經發生的事情,裏面沒有任何新鮮東西。
唯一有政治學家特色的,是最後那一段的意思:“嘿,我們之前從不摻和政治的,但這次我們為了民主豁出去了,都敢公開倒川了,説明事態得多嚴重啊,你們快來看我啊!”
真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呢。
於是我也好奇了,這些政治學家們(其中不乏各路學界大佬以及我的老師們),這樣為了民主勇敢發聲的公開信的後續是啥。
我便等了幾天,發現後續就是沒有後續。
我沒有看到這封信交給過任何國會議員或者內閣成員的消息,甚至都沒在《紐約時報》這種大型主流媒體上看到過這封公開信。信就這麼石沉大海了。我十分懷疑這封信在美國的閲讀量可能還沒有我在國內把這封信轉述之後的閲讀量高。
是的,國會當然開始準備二次彈劾特朗普了,但民主黨人早就嚷嚷半天了,看起來不差這一封信的激勵。彭斯和內閣忙着跟特朗普總統劃清界限,可一點也不急着打破先例來援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封公開信對當前美國政局產生過任何實質性的影響。
沒關係,態度最重要嘛,至少發聲了!
好吧,反正你們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表態,特別是毫無影響力的表態。但你們不是什麼被壓迫得連發聲都做不到的邊緣羣體,你們是一羣衣食無憂的中產特權階級啊,一羣自詡為美國最懂政治的精英學者啊,到頭來就這?
所以這封信也就是小圈子的自娛自樂,出了政治學術界,沒人把他們當回事。如果今天紐約的出租車司機寫個聯名信説不“倒川”就罷工,可能都比他們不痛不癢的一張紙更受重視。
這就是美國政治學界的現狀。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一個簡單的“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故事嗎?也沒那麼簡單。
美國政治學者不在做什麼?參與政治
其實重點就在那封公開信的最後一段:“我們的職業尋求理解政治,而不是參與政治。”
高情商地翻譯一下就是:“我們是一羣超脱俗世的追求中立客觀科學的精英,不屑於參與骯髒的政治來污染我們學術的純潔。”
低情商地翻譯一下就是:“我們沒本事真的去搞政治,只好在一旁指指點點。”
學術界這麼喜歡把自己對政治的無知和對政治的無能當成特點來宣傳嗎?
當然,其實這話不完全準確,政治學者參與政治的案例也不是沒有。很多學者們不僅會作為顧問來輔助政客們做決策,甚至他們自己很可能就是直接參與政治決策的政客或內閣成員。比如奧巴馬時期的國防部長卡特,就是哈佛的教授。拜登這次提名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也是在學界混過一段時間的。如果再往前追溯,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從政之前也是個正經的政治學教授嘛。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觀網上卡特的頁面
但不可否認的是,深度參與政治並非美國政治科學家的主流,特別是在美國政治科學極力向自然科學靠攏的今天。
標籤 美國政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美國新增確診19.7萬例、死亡1779例
2021-01-12 07:18 美國一夢 -
世衞證實:日本發現一種新的變異新冠病毒
2021-01-12 06:46 日本 -
“川粉”新陣地也涼了
2021-01-11 23:05 美國一夢 -
“澳大利亞多州示好,中國購房者不為所動”
2021-01-11 22:16 -
CNN乘勢拱火:封了福克斯!
2021-01-11 21:57 美國一夢 -
拜登將提名他為CIA局長
2021-01-11 21:30 美國政治 -
日本記者挑事提問,趙立堅:你沒好好聽吧?
2021-01-11 20:04 中國外交 -
美國務院發言人忙“滅火”
2021-01-11 19:23 中美關係 -
“你被終結了,總統先生”
2021-01-11 19:00 美國一夢 -
非洲首個接種新冠疫苗國家,中國提供
2021-01-11 19:0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
習近平就客機失事向印尼總統佐科致慰問電
2021-01-11 18:11 中國外交 -
“不買英美疫苗,完全不可靠”推特:誤導信息,刪了
2021-01-11 17:5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習近平致電祝賀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2021-01-11 17:45 朝鮮現狀 -
被斷網後,“財路”也…
2021-01-11 17:39 特朗普 -
教皇為國會騷亂死者祈禱:要保護美國社會的民主價值
2021-01-11 17:00 美國一夢 -
美國取消美台交往限制,中方: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2021-01-11 16:33 中美關係 -
被印軍扣留的中國士兵已交還我方
2021-01-11 16:18 龍象之間 -
“自由國際秩序”只是西方的自戀
2021-01-11 15:41 中國論壇 -
共和黨內第二名議員:特朗普該辭職,越快越好
2021-01-11 15:41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評論 254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評論 175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評論 287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評論 356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 評論 137最新聞 Hot
-
巴西媒體:特朗普要下台了,巴西不反華為了
-
柬埔寨首相:中國疫苗,我第一個打
-
“混亂才剛剛開始”
-
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
洛杉磯縣,全美首個確診破百萬的縣
-
一名法國人向極端分子轉賬50萬美元比特幣後自殺,FBI追查
-
伊朗稱試射彈道導彈摧毀海上目標,美媒:距航母100英里內
-
上任第一天,拜登要“火力全開”
-
德執政黨選出新主席:他競選演講時還不忘抨擊特朗普
-
美國會800米外抓獲一名男子:偽造證件,帶500多發子彈
-
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
國會騷亂後,美國大公司開始明着“干政”了
-
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
特朗普任內“處死”第13人,超56年總和
-
CDC: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恐在美國成“主流”
-
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