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重要人物一再被刺殺,伊朗已被滲透成篩子?
2020年對於伊朗是多難的一年:年初“三號人物”蘇萊曼尼遭襲,年末重要核科學家遇刺。此次謀殺最大的嫌疑者正是以色列和美國特朗普政府。不管兇手是誰,選擇這樣的時機來謀殺,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爭,讓伊核協議永遠不能恢復。[全文]
-
中國和伊朗,心存隔閡的戰略伙伴
迄今歐美髮達國家甚至俄羅斯對伊朗的真正吸引力還超過中國。外交西向歐洲發展的歷史傳統仍然對當下伊朗的對外關係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同樣的,伊朗在中國整體外交中的位置也並不突出。儘管中國政府正在給予中東更多關注,但中東本身並非中國外交的關鍵區域。[全文]
-
大選前夕,特朗普何以失守伊朗武器禁令?
局勢演變至今,極限施壓已成政治宣示,伊朗似被逼到牆角,美國卻也幾乎無計可施。前者的主要產業皆遭美國製裁,多數政要與企業主也名列海外資產凍結清單,整體經濟急速收縮,但神權政府依舊未有倒台跡象,也不曾減緩在伊拉克、也門、敍利亞的介入力道。[全文]
-
通緝特朗普,伊朗為何明知無效也要做?
如今伊朗國內經濟凋敝,民心思變,神權政府若無法主動在烈士政治上尋得與青年中產的共鳴,則崩解的裂縫將不斷加大,屆時或恐等不到下一個蘇萊曼尼,而是等來一場新革命。[全文]
· 國際刑警組織迴應 -
制裁的每一點塵埃落在伊朗音樂人頭上,都是重擔
這一年半,由於美國重啓制裁,里亞爾的匯率由46000跌到了12萬,甚至2018年下半年有一段時間一路跌至過19萬。國內失業率驟然上升,伊朗人掀起新一輪的移民熱潮,我甚至還收到過幾個陌生人的私信,問有沒有辦法移民去中國。[全文]
-
美國的中東“大棋”,也有以色列想撇清的時候
這次美伊衝突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以色列撇清關係,既沒有參與暗殺,事先也不知道。以色列並不希望為此和伊朗打仗,它的目的已經達到——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伊核協議半死不活。而美國現在拋出的新中東和平計劃,違背聯合國各項決議,巴勒斯坦當然不會接受,阿拉伯國家也不會同意。[全文]
-
美國刺殺蘇萊曼尼違反國際法嗎?
最近,美國刺殺伊朗軍事指揮官蘇萊曼尼一事在各國政界引發了熱議,地緣政治和國際安全領域的學者們也加入了討論。有人會質疑伊朗對美軍基地實施報復的合法性,不過仍有很多人譴責美國對伊朗軍事指揮官的刺殺是在“公然違反國際法”。[全文]
-
打不得慫不得,伊朗該怎麼辦?
美國和伊朗之間若爆發衝突,無論衝突持續多久、無論誰贏得最終勝利,其災難性影響將不可避免。一旦當下局勢惡化到直接軍事衝突的境地,其影響將遠遠超出中東和歐洲的範圍,影響將是全球性的。一旦戰爭爆發,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完全置身事外。[全文]
-
轟炸專挑世界文化遺址,人幹事?
美國總統特朗普甚至威脅要對伊朗的文化遺址發動襲擊。言論一出,遭到世界輿論的一致譴責。伊朗擁有着悠久、燦爛的古代文明,也有着眾多的文化遺產。一如我們言及歷史,常會追溯上下五千年,伊朗人對於自己昔日的輝煌也頗引以為傲。[全文]
-
我的伊朗朋友:難道是我們把國家建到了錯誤的地方?!
西方媒體擅長借題發揮,炒作伊朗和蘇萊曼尼的擴張野心。其實伊朗方面反覆強調,不會尋求在阿拉伯世界和其他地區建立什麼所謂的波斯或什葉派帝國。事實上,我們從來也沒有這麼做。[全文]
-
英法德對伊朗局勢表態的微妙差異,值得仔細品味
英國總體上與美國靠得更近,包括在對伊朗政策上。英國親近美國的立場,與法德立場並無本質區別,但是法德並不想完全追隨美國,而是希望保持一定自主性,因此,英國過於倒向美國,不利於歐洲方面步調一致,會削弱歐洲在伊核問題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全文]
-
美國行刺是一招“指東打西”嗎?
美國特朗普政府給暗殺伊朗少將卡西姆•蘇萊曼尼找的理由是,報復伊朗的進攻行為對其加以威懾,但實際上,這可能是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性挑釁。我們需要全盤考慮美國的外交政策,才能看出這次具體行動只是一步小棋,它背後掩藏着大局。[全文]
-
普京突訪敍利亞,給美國伊朗劃了一道“紅線”
普京和阿薩德在大馬士革“閒庭信步”是向外界釋放敍利亞目前政局穩定並且俄羅斯有能力保證敍利亞的這種穩定信號。而參觀清真寺,拜訪東正教安條克宗主教,巴沙爾陪普京在東正教堂點蠟燭,則表明俄羅斯認可巴沙爾是全敍利亞人民的領袖,而不是敍利亞某個民族、某個教派的領袖。[全文]
-
蘇萊曼尼被暗殺,為何伊朗不信以色列的“免責聲明”
西方有些學者認為,伊以關係的惡化源於薩達姆政權消失伊朗對自身評估的改變。他們聲稱,伊朗開始視自己為地區當仁不讓的強國,以色列則成為伊朗擴張勢力的眼中釘。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地緣政治背後的深層歷史矛盾。 [全文]
-
“美式愛國主義”如何讓美國外交走入死衚衕?
蓬佩奧和埃斯帕兩人早年是軍校的同期同學,私交甚好。特朗普現在的國家安全顧問沒什麼資歷和經驗,所以今後一段時期國防部和國務院可能會一改之前齟齬不斷的局面,蓬佩奧、埃斯帕,加上副總統彭斯會在對外決策方面形成鐵三角,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全文]
-
美國這次壞了規矩,結果會怎樣?
過去,國際上敵對勢力之間儘管偶有暴力,但始終遵守某些慣例,均不跨越紅線:一個國家通常不會將另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作為打擊目標。原因之一是自我保護,你不希望對手報復。更重要的是,當博弈進行到終局時,你需要對方有人跟你談判。這次,華盛頓的斬首行動壞了規矩,會給贏家和輸家都造成大問題。[全文]
-
那些為美國“國家恐怖主義”叫好的人,違反了基本人類道德
謀殺事件之後,網上有一批人渲染美國的能力,説美國的情報多麼精準,定位多麼精準,暗殺場景多麼血腥,説伊朗是“最壞的國家,應該消滅”。這就徹底沒有是非了,這種突出血腥性不就是ISIS的一貫作風嗎?渲染這種觀點的人在邏輯上自認美國和恐怖分子ISIS是一樣的。[全文]
-
美伊戰爭即將打響?恐怕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在伊朗的每一個小時,我都用小本子記下觀察到的細節,各種關聯式也在腦海中生成:引進西方文化≠嚮往西方體制,對政府表達不滿≠反對現存體制,反對體制者≠伊朗主流。這些複雜的不等號,美國人似乎並不懂。[全文]
-
美國“定點暗殺”伊朗將領,實際上是無能的表現
定點暗殺不是一個超級大國應該乾的事。像以色列這種國家乾的話,好像比較正常,因為它比較小,身處眾多敵人的包圍,用這種手段打一下可以。但美國是個超級大國,不像個領導。[全文]
-
美國空襲巴格達,卻使伊朗意外解套
2020新年伊始,特朗普便迫不及待要展現自己對中東的輕視、傲慢與無知,大手一揮便毀掉過去搞垮伊朗的計劃、抹殺將伊拉克打造成親美國家的努力,除掉一個蘇萊曼尼,只能放出更多反美猛獸。因這兩次空襲,美國成了在伊拉克最不受歡迎的“部落”,伊朗則暫在代理之戰中扳回一城……[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伊朗革命衞隊拿捕韓國油輪,美國要求立即釋放
-
一週年,美軍航母“賴在”中東
-
伊朗已開始丰度為20%的鈾濃縮活動
-
伊朗外長@特朗普:小心以色列!
-
蘇萊曼尼遇害一週年,伊朗警告:兇手在地球上不再安全
-
伊朗總統“送別”特朗普
-
伊朗外長回嗆特朗普:責任你自負
-
伊朗制裁美國駐也門大使,即日生效
-
濃縮鈾丰度提至20%!伊朗議會推進“報復法案”
-
伊朗軍方:人工智能鎖定目標,槍口只對準他
-
機密文件泄露,伊朗對國際原子能機構公開表達不滿
-
伊朗外長:若美歐遵守核協議將釋放善意,但重新談判沒門
-
以色列前情報官員:被暗殺的伊朗核物理學家曾參觀朝鮮三次核試驗
-
伊朗媒體稱暗殺武器以色列制,以情報部長:不知道
-
伊朗高官:暗殺時使用電子設備控制,殺手不在現場
-
外媒:伊朗高級將領遭無人機空襲身亡
-
外交部:中方對伊朗科學家遇襲身亡感到震驚
-
“這是以色列使絆子,就為阻止拜登對伊外交”
-
細節披露:全部由遠程自動武器完成
-
“尼米茲”號航母返回中東,美軍:與任何威脅無關
-
-
· 伊朗局勢 ·
-
亞足聯欲取消伊朗亞冠主場,伊足協:這麼搞不踢了
· 美軍改口 -
笑噴!美國伊朗大使館“亮馬橋之戰”都上澳媒了…
-
“再見伊朗”
-
伊媒發“暗殺”特朗普視頻:若敢開戰,將這樣復仇
-
不肯透露暗殺蘇萊曼尼的證據?這劇情小布什也演過…
-
特朗普ban掉了伊朗與敍利亞的《英雄聯盟》玩家
-
“美這段視頻讓我想起16年前伊戰”
-
美國正式退出教科文 伊朗外長:你咋不退出地球
-
女扮男裝 八名伊朗女球迷因現場觀賽遭逮捕
-
女模特上傳自拍照 伊朗警方:不戴頭巾 抓起來
-
國王前妻的遺產歸司機所有?是真的!
-
伊朗年輕人開發APP規避道德警察
-
習總與哈梅內伊會談時為何這麼坐?
-
據伊朗稱這支艦隊正駛向美國海岸
-
伊朗的美製反潛機追蹤美國航母
-
快穿好,伊朗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