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軍評:荒唐的對華戰略框架
特朗普當局在行將換屆之際,突然解密了《美國印太戰略框架》。這份文件諸多觸碰紅線之處無疑將是特朗普為拜登埋下的最大的雷區,但過於荒唐且無法執行的綱領影響了文件的政治權威性。另外一條重要的軍事新聞,則是朝鮮突然又舉行了閲兵儀式……[全文]
-
一週軍評:浩瀚的太平洋 唯有山東艦在遠航
按照美軍的經驗,如果我軍想要滿足003的值班訓練需求,那麼至少要構建3個艦載航空兵團/旅,採購4個航空兵團至少96架艦載機。考慮到003號航母下水成軍尚需時日,而且新的艦載機將會是下一代戰機,我軍在003下水前是否會進一步擴編海軍航空兵,還需要取決於海軍對於資源傾斜的取捨。[全文]
-
一週軍評:“美國陸軍或成最大輸家”
拜登任期內無疑要延續特朗普時代制定的“大國競爭”軍事政策,實質性地進行軍備競賽,以維繫霸權主義。而在具體蛋糕分配上,拜登將通過確立未來20年造艦規劃的方式,繼續維持美國海軍的“霸權”。[全文]
-
一週軍評:大聯合時代的人民軍隊
中央軍委印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作戰綱要(試行)》,於2020年11月7日起施行。作為新時代作戰條令體系的頂層法規,《綱要》的發行將解決我軍的聯合作戰目前的兩大障礙:體制障礙和技術障礙。[全文]
-
一週軍評:我們今天還“過不過鴨綠江”?
雖然新中國一窮二白,但新生的人民政權已經團結了人民,解放了生產力,有完善科學的組織能力和前所未有的財政能力。而今天的形勢和1950年有諸多相似之處。[全文]
-
一週軍評:震撼世界的朝鮮閲兵
10月10日,朝鮮人民軍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面貌接受了最高司令官金正恩的檢閲。本次閲兵中亮相的一系列新武器,彰顯了金正恩新時代朝鮮國防工業的飛速發展。朝鮮再次用新的戰略武器向美國重申了自己的核實力與核地位。對於朝鮮來講,這場閲兵的意義,無疑説明苦難的強行軍已經成為了過去,朝鮮在革命武力的庇護下迎來了一個更加穩定的新時代。[全文]
-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台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此次長達一週的空軍演訓,是對我軍戰備能力,我國政府應對突發事態能力的一次較為全面的檢驗。而台灣空軍對於我軍的在台海全方向的常態化空軍軍事威懾行動是是缺乏行動預案的。台軍在本次體系對抗的被動,也體現在了輿論上。對於我軍的演訓,台軍一週以來只能“低調處理”。[全文]
-
一週軍評:美國下一代核威懾,該湊合也得湊合
井基核導彈具備高戒備性和高威懾性,是潛基、空基核導彈不可替代的。但作為一款完全無法用於常規威懾的武器,GBSD導彈既不能佔用太多經費,又需要在“民兵-3”發射井的桎梏下滿足一系列指標。如何“螺螄殼”裏做道場,就成了諾格和美軍目前頭疼的事情。[全文]
-
一週軍評:東風26帶來的嶄新未來
本次導彈發射,既是對近期南海局勢的強硬迴應,也是對近期成軍的數個新質導彈旅的實質性檢測。隨着東風-26部隊數量逐步超過東風-21D部隊,美國人必須考慮一款4000公里的常規萬能彈帶來的“距離的暴政”。[全文]
-
看完《八佰》,感覺就兩個字:擰巴
影片的高潮部分,無非就是“勇士死了,懦夫變成勇士也死了,活下來的都是懦夫”這樣的典型敍事。英雄的謝晉元團長屈服於特派員的指令撤退了,“瓜慫”和兵油子打了狙擊也死了,先上橋的勇士也死了。最後活下來的是誰?是懦夫和看客。[全文]
-
一週軍評:兩款新“打印”神器,拉開陸軍下一代換裝序幕
我國幅員遼闊,邊疆地域地形複雜多變,需要不同種類的機械化載具來滿足國防需求,但得益於我軍全球第一的機械化體系建設水平,我軍可以“隨心所欲”地構建適合本國國情的機械化載具,同時一批更加先進的第四代戰場系統也即將面世。[全文]
-
一週軍評:在南海被圍觀的美國航母,掀不起什麼風浪
在南海美軍為期一個月的軍演中,反倒是驗證了很多我軍在南海的預設戰場和偵查打擊體系的建設成果。在本次演習中,美國海軍的行蹤幾乎是被我軍“全程掌握”。英勇人民海軍艦艇無疑向強敵傳遞出一個很重要的信號:相比22節開過來的水面艦艇,5馬赫飛來的彈道導彈要快多了。[全文]
-
一週軍評:死人雖多,但本次“漢光演習”正視瞭解放軍
儘管本次從預演到結束一直命案不斷,但本次“漢光36”號演習更加貼近實戰化,對“軍改”後得到大發展的解放軍進行了正面審視,增加了更多的科目,也反映出台軍對於當前局勢的判斷和恐慌。[全文]
-
一週軍評:沈飛的新五代機,終於塵埃落定了嗎
對於關心我軍航空工業的讀者而言,有關下一代戰鬥機平台,以及下一代戰鬥機平台子系統比如WS-19發動機的消息很多,但是誰也沒見過官方微信號公開透露某型戰鬥機首飛節點。因此,這種消息或多或少讓人有一種別樣的感慨。[全文]
-
一週軍評:在高原武德豐沛,更需要強大綜合國力
我軍目前在西線和東線都擁有坦克火炮等技術裝備上的質量優勢和數量優勢。如果印軍繼續玩弄民族主義,在高原地區製造緊張局勢,我軍完全有能力給新疆軍區完成一次大的戰場裝備升級,徹底壓制印度北方司令部。[全文]
-
一週軍評:特別能維穩的美軍
中文媒體一直有一個誤解,那就是認為美國“國民警衞隊”是美國的“民兵”和“陸軍後備力量”,其職能類似於武警或者預備役,但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州長有權調動國民警衞隊。這種想法在200年前是正確的,但擱在今天顯然是錯誤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