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飛龍:“勤王”動員令是一場美國民主的911
最後更新: 2021-01-15 11:17:31【淘寶菜鳥集運香港自提點】
國會騷亂與民主911
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衝突事件不是普通的民主抗爭,而是一次“民變”,一次以特朗普主義為名的、挽回特朗普政治議程與權力的非制度化奪權。特朗普呼籲支持者聚集華盛頓,威嚇或阻止國會投票確認拜登當選。支持者響應呼籲,以非法方式“攻入”國會大廈,進行典型民粹式的破壞。美國兩黨與兩院精英迅速達成政治共識,推動完成選舉認證程序,保障總統權力順利交接。
特朗普的道德人格與政治形象在美國精英圈、公共媒體及盟友範疇跌至前所未有的低谷,從而造成其政治意志的嚴重挫折,轉而採取了一百八十度的政治大妥協,迅速發佈聲明反對暴力,制止支持者的抗爭行動,趕他們“回家”。美國主流社交媒體跟進“制裁”,以涉嫌持續煽動違法暴力為由封禁特朗普的超級賬號,截斷特朗普與基礎選民的網絡互動,引發美國“言論自由”執法權、判斷標準與規範邊界的嚴重意見分歧,也在華人圈製造了分裂性議題。
“那麼各位,我們現在要做什麼呢?”特朗普總統在與佐治亞州州務卿的一次通話中表示。“我只需要11000張選票。夥計們,我需要11000張選票。”(圖源:紐約時報)
而民主黨“宜將剩勇追窮寇”的二次彈劾行動以及施壓彭斯副總統啓動美國憲法第25修正案之“總統停權”程序的壓力動作,造成了一種極度羞辱性的政治追殺,是否存在民主鬥爭中的矯枉過正,也引發各方疑慮。美國民主的內部自信與全球認可度遭受嚴重的滑鐵盧效應,可以大致稱為一次嚴重的“民主911”事件。
抽離具體的政治鬥爭場景,特朗普的民粹煽動與民主黨的政治追殺,並不能單獨確證各自的民主正當性與代表理性,反而進一步削弱美國民主的民意共識和責任倫理,為進一步的政治衝突和街頭對抗製造新的裂痕與怨恨。
特朗普煽動民粹甚至叛亂,對美國民主的價值根基與全球信任度自然是產生了摧毀性打擊。那些既往只在威權、民主轉型或失敗國家出現的“選舉與權力交接”危機,回傳到2021年初的美國,造成“民主燈塔”的內爆效應,其震撼程度前所未有。
而民主黨的政治追殺頗有些“不講武德”,在特朗普已經承認敗選並協助“止暴制亂”的條件下依然發動全網封殺、政治彈劾乃至於“緊急停權”。全網封殺已經基本實現,彈劾或停權程序乃重大的憲法程序,耗時費力,預期在1月20日總統權力交接日之前無法完成,但政治羞辱性和鬥爭威懾力不容小覷。
如果説2020年11月3日的總統選舉投票及其後特朗普的選舉纏訟仍有合法空間可辯的話,那麼2021年1月6日佔領國會事件就不再是合法博弈與抗爭,而成為一場性質嚴重的“政變”。
儘管政變未遂,但特朗普式民粹衝動與政治危險遊戲,確定打破了美國立憲建國以來所建立的以精英共和為內核的民主憲制傳統,引入了大眾政治的極端化因素,從民主屬性上推動美國民主的街頭化與非制度化,而這一趨勢恰恰是1787年聯邦黨人立憲所要嚴格戒備的。
1787年立憲建立在對1781年“無能邦聯”的政治批判和1786年謝斯民兵起義之政治恐懼的雙重反思基礎之上,由聯邦黨人領銜推動完成了關於制定新聯邦憲法以鞏固國家權威和統一法制的制憲工程。此次美國製度變亂是進一步對抗衝突的序幕,還是民主憲制改良的契機,我們仍需審慎觀察評估。
重估“特朗普主義”與美式民粹
1786年,獨立戰爭後“飢寒交迫”的退伍軍人及農民發動了起義,遭到政府軍嚴厲鎮壓。筆者從前幾日美國各地“勤王”大軍冒着嚴寒、新冠病毒與法律風險誓師進京的創意海報、自拍照、宣傳語及各種行為藝術表現上,約略窺視到特朗普主義的“州權”根基與“民粹”底色。
響應特朗普“勤王”動員令的儘管也有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但主體部分仍然是低收入工人、農民以及社會邊緣羣體,他們演繹及驗證了古典意義上“人民”的原始形象。而以“人民”圍攻“國會”的政治衝突象徵意義則提出了美國民主憲制中的尖鋭議題:當選舉與代議制度無法真正代表和迴應選民的實質正義訴求時,民眾可以有怎樣的行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趙珺婕 
-
“反水”共和黨議員要買防彈衣自保,國會報銷
2021-01-15 10:41 美國一夢 -
這也要“趕盡殺絕”…
2021-01-15 10:31 特朗普 -
“大公主”下禁令?特工被廁所難住
2021-01-15 10:16 美國政治 -
“Facebook,非死不可”
2021-01-15 09:49 網絡安全 -
朝鮮再次舉行夜間閲兵式 潛射戰略導彈亮相
2021-01-15 09:33 朝鮮現狀 -
美政府再對11家中企下“黑手”
2021-01-15 09:30 美國政治 -
塞內加爾將買至少20萬劑中國疫苗
2021-01-15 09:0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德國經濟連續10年增長後,去年首次下降
2021-01-15 07:24 德意志 -
土耳其總統接種中國新冠疫苗
2021-01-15 07:1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國新增確診22.4萬例、死亡3765例
2021-01-15 07:07 美國一夢 -
一名“川粉”保釋後,在家中自殺
2021-01-14 23:10 美國一夢 -
“中國康希諾疫苗,92.5%志願者出現高水平抗體”
2021-01-14 22:5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中國人聰明,不會冒這個險”
2021-01-14 22:0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騷亂前,有議員帶他們提前踩點”
2021-01-14 21:16 美國一夢 -
中國情侶在柬埔寨遇害,被劫持畫面曝光
2021-01-14 20:43 海外華人 -
約旦首相接種中國新冠疫苗
2021-01-14 19:5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趙立堅:支持印尼打造區域疫苗生產中心
2021-01-14 18:1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
“我不希望這個國家或政府陷入盲目反華狀態”
2021-01-14 17:02 不列顛 -
“他躲在白宮,自怨自艾”
2021-01-14 16:39 特朗普
相關推薦 - 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評論 66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評論 253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評論 336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 評論 129官方公佈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仲裁員存在歧視 評論 340最新聞 Hot
-
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
特朗普任內“處死”第13人,超56年總和
-
CDC: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恐在美國成“主流”
-
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
“5人偷渡台灣,已到美國”
-
終於走人
-
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
-
最新調查:近8成受訪者認為“美國正在崩潰”
-
“只要政府批准,匈牙利成首個接受中國疫苗的歐盟國家”
-
“最後瘋狂”!美國又制裁6名中國官員
-
他將在拜登就職典禮前離開白宮,單獨舉辦告別儀式
-
“最後,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
-
特朗普即將下台,美國最大擁槍組織申請破產
-
台灣當局:今年大陸返台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
官方公佈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仲裁員存在歧視
-
兇手跑了!目的地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