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俏:“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的五大趨勢
最後更新: 2021-01-14 14:00:02導讀去年12月中旬,“韌性成長:跨國公司數字化轉型峯會”在上海西岸美術館舉辦。峯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展望了“十四五”規劃期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數字化機遇。觀察者網已獲授權整理、發佈演講全文。
【淘寶菜鳥集運香港自提點】
今天這個會議本身是關於韌性成長的(注:“韌性成長”指企業不應再簡單追求速度快,而是更多注重發展質量,着眼於可持續性發展,打造更加靈活的發展模式),而韌性成長最重要的前提在於瞭解未來會發生什麼,以及怎麼穿越未來這些趨勢。
因為我自己在前期做了一些“十四五”規劃的底層研究,所以我會從“十四五”規劃的角度預測一下大概5~15年時間內中國將會出現的五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全要素生產率的繼續增速發展。
談到中國未來5~15年的時候,有一個關鍵詞彙,那就是“全要素生產率”,它將會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
中國經過40年的高速增長,完成了工業化進程,背後的原因,工業化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同時,我們在政府跟市場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均衡,叫做有效的市場加上有為政府。
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可以用索洛模型解釋。一個國家的勞動力、資本投入以及全要素生產率可以推動經濟增長,而中國在這三個因素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這解釋了中國的成長。
演講現場(中信出版集團供圖,下同)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40年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全要素生產率基本維持在4%以上,它直接導致經濟增長達到9%,甚至是雙位數的增長。進入2010年之後,全要素生產率降至2.1%,甚至最近一兩年有學者估測已經降到2%以內了。如今中國第三產業佔比已經達到54%,工業降到40%以內,製造業佔GDP的27~28%,未來繼續保持比較高的全要素生產率會困難一些。
怎麼解決?現在政策的話語體系中經常講,中國要保持可持續、高質量、健康的發展。來源是什麼地方?全要素生產率是很重要的來源。
總書記提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遠景目標倒推現在的任務,現在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大概是美國的43.3%,這是2014年的數字,2019年的數字更低一些,而如果一個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全要素生產率至少要達到美國的80%左右,甚至要高一些。
這提出一個很尖鋭的挑戰。我大概測算了一下,2035年如果要接近美國65%全要素生產率的水平,意味着未來15年時間裏,每一年的增速需要比美國高出1.95個百分點。美國現在的增速大概是0.7~1個百分點,它完成工業化進入後工業時代的時間較早,服務業佔了美國GDP的80%以上,這意味着中國未來15年需要達到2.5~3個百分點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這是我們理解未來5~15年可持續、高質量經濟增長時需要關注的一點。
這裏面也有一個很大的背景,人類社會如果完成了工業化進程,還能保持2.5%~3%全要素生產率增速,這種先例還沒有過。中國有沒有可能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過去40年可能是一個經濟奇蹟,第二個經濟奇蹟取決於未來5~15年工業化進程完成之後,是否仍能保持很高的全要素生產率。
對於中國經濟的看法,在我看來,如果未來能夠保持較高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基本上中國經濟未來是比較樂觀的;如果是反過來的,那基本上得用悲觀的角度看中國經濟。
個人的判斷是,要想完成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遠景目標,需要保持很高的增速。中國有4個相對而言可能是有利的因素,這些因素合在一起之後,有可能幫助我們保持一個較高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
第一個是工業化。
自1872年洋務運動開始,中國嘗試着完成工業化進程,屢敗屢戰,最後基本上在改革開放40年完成了。因為中國經濟產業的變遷,我們進入了互聯網的下半場,面臨着非常大的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獨特機會。這背後本身有可能帶來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這個機會、場景在中國出現的可能性更高一些,這是對我們有利的因素。
第二個是新基建。
最近新基建講得比較多,個人理解新基建是為數字化轉型、產業數字化轉型所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塊未來能帶來非常強勁的全要素生產率上升的空間。
第三個是大國工業。
現在我國工業GDP的佔比已經降到40%以內,製造業已經降到28%左右,但是在未來可以想象,因為全球化的逆轉、中美關係的微妙變化,中國可能有必要也有內生動力,去保持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工業鏈。在這種情況下,製造業或工業GDP佔比在未來會保持較高的比例。
現在在中國,製造業佔了GDP的28%,而美國這一數字早已降到11%——特朗普做總統做了四年,一直講製造業迴流美國,但是第三季度創了歷史新低,下滑到11%。中國未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可以美國為前車之鑑,製造業比例應該會保持比較高的比值,基本可能在20%以上,這樣一來它能為未來的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技術創新、提升生產率帶來很大的空間。這是中國特有的優勢,也是現在的政策制定者在“十四五”規劃建議裏用很多篇幅反覆提到的一點。
最後一點,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全要素生產率主要兩個來源,一個是技術本身,第二是生產組織形式、體制機制建設。中國在這方面的空間非常開闊。現在中國整個資源配置的效率還是比較低的,只要把資源配置效率提升一些,對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能帶來極大的改善。
- 原標題:劉俏:“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的五大趨勢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大連通報“62名隔離人員信息泄露”
2021-01-14 12:5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高原人民心向黨 唱支山歌給黨聽
2021-01-14 12:15 -
美好空間——跟着總書記一起建設美麗中國
2021-01-14 12:07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河北死亡病例詳情公佈
2021-01-14 12:0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3000套!石家莊開建集中隔離點
2021-01-14 11:49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今晨,亂港律師黃國桐等11人被捕
2021-01-14 10:41 香港 -
海關總署:我國2020年外貿同比增長1.9%
2021-01-14 10:24 -
內蒙古一醫院環境核酸檢測陽性
2021-01-14 10:0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河北新增81+4:確診最小2歲
2021-01-14 09:4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國家藥監局:停止生產銷售使用酚酞片和酚酞含片
2021-01-14 09:22 -
唯品會涉不正當競爭被立案調查
2021-01-14 09:08 大公司 -
最高法、湖南省委分別派員看望遇害女法官周春梅家屬
2021-01-14 08:58 -
兩辦:各省區市設立“總林長”,明年6月全面建立
2021-01-14 08:51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31省新增本土124例,河北1例死亡
2021-01-14 08:4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作風建設紀實
2021-01-14 08:2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乘客拿安全錘猛擊客車司機頭部,已刑拘
2021-01-14 07:44 -
黑龍江新增43+68例
2021-01-14 07:4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大連:進口襯衫西裝布料、鈕釦外包裝核酸陽性
2021-01-14 07:3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男子擅自研發上傳“模擬健康碼”APP,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2021-01-14 07:21 依法治國 -
黑龍江新增40+50
2021-01-13 22:00 新冠肺炎抗疫戰
相關推薦 - 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評論 199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評論 175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評論 286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評論 356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 評論 137最新聞 Hot
-
巴西媒體:特朗普要下台了,巴西不反華為了
-
柬埔寨首相:中國疫苗,我第一個打
-
“混亂才剛剛開始”
-
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
洛杉磯縣,全美首個確診破百萬的縣
-
一名法國人向極端分子轉賬50萬美元比特幣後自殺,FBI追查
-
伊朗稱試射彈道導彈摧毀海上目標,美媒:距航母100英里內
-
上任第一天,拜登要“火力全開”
-
德執政黨選出新主席:他競選演講時還不忘抨擊特朗普
-
美國會800米外抓獲一名男子:偽造證件,帶500多發子彈
-
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
國會騷亂後,美國大公司開始明着“干政”了
-
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
特朗普任內“處死”第13人,超56年總和
-
CDC: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恐在美國成“主流”
-
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