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中國刺激,歐美推出新產業政策,但選錯了方向
國家主導的混合經濟模式一直是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説中國經濟奇蹟的出現要部分歸功於中國在1970年代末將經濟模式轉換為市場經濟,那剩餘功勞就該屬於政府積極保護舊有經濟結構(比如國有企業)的政策。[全文]
-
富國窮人和窮國富人,誰活得更好
每年秋季開學的時候,我都會拿這樣一個問題來問我的學生們:富國的窮人和窮國的富人,大家覺得哪一個生活得更好呢?這個問題通常會引發大量沒有結果的討論。其實,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設計得結構更為明晰、考慮範圍更有限度,因此這個問題完全可以有明確的答案。[全文]
-
中國準備好去工業化了嗎?
老生常談的工業化是多數發達經濟體取得今天成就的必由之路。在這些國家裏,隨着時間的推移,製造業的發展逐漸讓位於服務業的興起。研究顯示發展中國家在收入水平相對低的時候就在向服務型經濟轉化了。工業化的空間縮小几乎肯定意味着未來的增長較少奇蹟發生。過早去工業化社會和政治後果相對難以預測,但卻是同樣重要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