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的“夢中情人”?不,她是香港進步電影的“絕代佳人”
夏夢曾在中南海的聯誼會上問總理:“請您對我們的工作給點指示?”總理笑着對她説:“你要説‘香港’話,不要説‘北京’話,在香港這個地方,可以做很多工作。用影片團結華僑,宣傳愛國主義。”[全文]
-
“大江大河”四十年,那是一個“做題家”改變中國的時代
當部分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這個時代開闊的視野與充盈的物質,覺得“做題家”不配和自己同場競技時,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時代正是一代以知識改變命運為榮的青年們創造出來的。[全文]
-
當連“起跑線”都沒有時,體育能幫你“逆天改命”嗎?
一句“不要輸在起跑線”讓無數家長為了孩子如何不要輸掉與同齡人競爭操碎了心。然而電影《棒!少年》裏我們看到了一羣雖然資質不比同齡人差,但連站上起跑線的資格都沒有,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就已經被排擠到了社會邊緣。[全文]
-
被罵2000年,秦始皇的男主之路為啥這麼辛酸
種種爭議讓秦始皇題材成為了影視劇的高危地帶,每每有正面描寫、哪怕是譭譽參半都會收到各種清奇角度的批判,而《大秦帝國》系列是中國文藝史上空前的,拋棄了六國視角,把觀眾置於秦國視角,毫無保留地歌頌秦政、歌頌秦統一六國曆史的影視劇。在上映之初引發的震撼和爭議也就可想而知。[全文]
-
這部第一眼“醜拒”的中國版《棋魂》靠什麼“逆襲?”
如果你能夠抗下第一波衝擊,後面發生的事大概率就會變成“真香”。《棋魂》之所以讓這麼多不懂圍棋的人感受到魅力,靠的就是把高手們所有的困窘、迷茫、平凡和艱難都真實地展現給你看,我們不懂圍棋,但劇中下圍棋的每一個人正如真實的我們。[全文]
-
“猴版”韋小寶火了,但金庸正在離我們而去
這不是武俠劇,而是全員降智大型鬧劇小品。新版鹿鼎記折射出近年來金庸武俠劇這個整體的IP正不斷劣化。香港已不再是那個香港,沒了孕育故事的土壤,大師們也紛紛離場,老一代讀者對劇情耳熟能詳,新一代對套路沒有嚮往。“江湖”真的已走到生命週期的末端了嗎?[全文]
-
重看《倩女幽魂》,小倩的真實身份可能不是女鬼
在這個“人鬼情未了”的神話故事背後,其實可以看到一段真實歷史背景的“亂世風雨情”,它的商業片外殼下,還有許多想要表達的東西,也許是多年來一直被大眾所忽略的。[全文]
-
天才“愛豆”特朗普的人設補完計劃
如果特朗普這一次依然上演了絕地反殺,“你們幹不掉我”,恐怕鐵粉們,特別是他的事業粉都得樂瘋吧。不過,如果他輸了,後面的劇情會怎樣呢?這位常青樹愛豆,天才的營銷人員、天生的網紅,能否回到好萊塢再創輝煌呢?[全文]
-
屏蔽掉人民、敵人和信仰,《金剛川》留給英雄的已經不多了
電影告訴我們,這些志願軍戰士獻出了他們的生命,所以他們是英雄,但是,這些戰士為什麼會不怕犧牲、為了勝利甘願獻出最寶貴的生命呢?他們的意志和決心是從哪裏來的?有些東西,你不去提,就遠離了真實,就無法解釋戰士的英勇和無畏。[全文]
-
郭導,我的S卡呢?
日常處在流量明星當道,誰敢批評誰是“黑子”這樣一種氛圍中,你是普通觀眾你不壓抑嗎?[全文]
-
從《建國大業》到《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電影的“拼多多”時代
這次國慶檔期的贏家《我和我的家鄉》進化到了“拼盤2.0 plus”時代,五大喜劇導演帶着他們的團隊和IP加入了大拼盤。電影“拼多多”可以持續嗎?[全文]
-
四十年《奪冠》路:女排背後站着“不信邪”的中國人
當所有的人都覺得你不行的時候,我偏偏告訴你,我行,我咬牙堅持到最後,我是勝利者。這樣的體驗是跨越四十年相通的,女排不是常勝將軍,但她們總是能在國人最需要一劑強心針時用勝利來振奮中國人的精神。所有的人看着國際賽場上吶喊拼搏的女排,就像看到了拼命追趕的那個不服輸的自己。[全文]
-
《信條》還是《花木蘭》,誰是疫情中好萊塢“全村的希望”?
拋開對於內容的評價,《信條》和《花木蘭》在同一時間選擇以不同的發行方式全球上映,更重要的意義是,這是目前美國新冠疫情席捲之下,好萊塢大廠面向兩個不同方向的一場“突圍”和自救運動。冒着生命危險去電影院看《信條》還是花三十美元高價看“網絡大電影”《花木蘭》?[全文]
-
美國人要拍《三體》了,讓三體人來做“面壁人”,地球有救嗎?
也許美國的文化精英無法體會《三體》第一部裏葉文潔的絕望和希望。無法體會第二部裏羅輯教授的孤獨與堅毅。對於美國人來説,《三體》講的是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講的是人性和宇宙,而對於每一個真真切切經歷過這種恐懼、迷茫和混亂的中國人來説,很容易一眼看出,這哪有什麼外星人?這就是地球上的故事啊。[全文]
-
《八佰》還未上映先惹風波,“國軍悲情論”生不逢時了嗎?
新世紀的頭十年,網絡上充斥着“國軍悲情論”——“國軍才是抗日主力,為什麼沒人拍國軍”。然而到了十年之後本片上映之時,相當多的另一部分人認為,如果電影想講這個,那對不起,我不想看。這種對本片主旨理解的割裂,無疑讓電影的主創和宣發感嘆“人心不古,生不逢時”。[全文]
-
被吐槽“越來越醜”,“香港小姐”經歷了什麼?
港姐真的變“醜”了嗎?倒也未必。被人們用時代和青春雙重濾鏡下拿出來追憶的,可能是同那些港姐的青春一同逝去的,那個城市的驕傲和風華吧。[全文]